简易应对方式问卷(SCSQ)
由张育坤、解亚宁编制,共 20 个条目,采用四级评分法,即“不采取”记 0 分,“偶尔采取”记1 分,“有时采取”记 2 分,“经常采取”记 3 分。问卷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。积极应对维度由条目 1~12 组成,重点反映了个体在遇到应激时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特点,如“尽量看到事物好的一面”和“找出几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”等;消极应对维度由条目 13~20 组成,重点反映了个体在遇到应激时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特点,如“通过吸烟喝酒来解除烦恼”和“幻想可能会发生某种奇迹改变现状”等。
而戴晓阳提出一个判断个体应对方式倾向性的公式,即应对倾向 = 积极应对标准分(Z分)消极应对标准分(Z 分)。其中,标准分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进行 Z转换。如果应对倾向值大于 0,显示被测者在应激状态时主要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,小于 0 则显示被测者更习惯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。
遇到挫折打击时可能采取的态度和方法 | 从不(0) | 偶尔(1) | 有时(2) | 经常(3) |
1.通过工作学习或一些其他活动解脱 | ||||
2.与人交谈,倾诉内心烦恼 | ||||
3.尽量看到事物好的一面 | ||||
4.改变自己的想法,重新发现生活中什么重要 | ||||
5.不把问题看得太严重 | ||||
6.坚持自己的立场,为自己想得到的斗争 | ||||
7.找出几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| ||||
8.向亲戚朋友或同学寻求建议 | ||||
9.改变原来的一些做法或自己的一些问题 | ||||
10.借鉴他人处理类似困难情景的办法 | ||||
11.寻求业余爱好,积极参加文体活动 | ||||
12.尽量克制自己的失望、悔恨、悲伤和愤怒 | ||||
13.试图休息或休假,暂时把问题(烦恼)抛开 | ||||
14.通过吸烟、喝酒、服药和吃东西来解除烦恼 | ||||
15.认为时间会改变现状,唯一要做的便是等待 | ||||
16.试图忘记整个事情 | ||||
17.依靠别人解决问题 | ||||
18.接受现实,因为没有其它办法 | ||||
19.幻想可能会发生某种奇迹改变现状 | ||||
20.自己安慰自己 |
参考文献
[1] 初一学生应对方式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https://pdf.hanspub.org/SSEM20150200000_19122816.pdf